毛巾脱毛率检测
来源:忠科检测
忠科检测提供的毛巾脱毛率检测,毛巾脱毛率检测是衡量毛巾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毛巾在经过规定次数的洗涤、摩擦等测试后,其表面脱落纤维的程度,出具具有CMA,CNAS资质报告。

毛巾脱毛率检测是衡量毛巾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毛巾在经过规定次数的洗涤、摩擦等测试后,其表面脱落纤维的程度。具体检测方法是通过模拟日常使用情况下毛巾可能遭受的机械作用力,如搓洗、擦拭等,然后计算单位面积内脱落纤维的重量与原始毛巾总重量的比例。
脱毛率越低,说明毛巾的质量越好,耐用度和舒适度也相对较高,反之则可能影响使用体验,比如在擦拭过程中可能会有大量纤维脱落,附着在皮肤或物体表面,不仅影响清洁效果,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检测目的
毛巾脱毛率检测的目的是评估毛巾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耐用性和质量。毛巾在使用、洗涤过程中,其纤维可能会出现脱落现象,即我们常说的“掉毛”。脱毛率过高,不仅影响毛巾的吸水性、清洁效果和使用寿命,而且脱落的绒毛还可能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刺激,甚至引发某些人的过敏反应。
因此,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对毛巾的脱毛率进行测定,可以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帮助生产企业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也能为消费者选购高品质毛巾产品提供参考依据,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检测项目
毛巾脱毛率检测项目是纺织品质量检验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用来评估毛巾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洗涤等因素导致的纤维脱落情况。具体检测方法通常包括:
1. 样品准备:选取待测毛巾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如清洗、晾干等,确保其达到测试状态。
2. 脱毛试验:将毛巾样品放入专用的脱毛测试仪中,通过机械摩擦模拟实际使用过程,然后收集脱落的纤维。
3. 数据计算:对收集到的纤维进行精确称重,计算出单位面积内脱落纤维的质量,进而换算为脱毛率。
4. 结果判定:根据相关标准,对比脱毛率是否在合格范围内,以此来评价毛巾的质量优劣。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对于毛巾脱毛率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值,例如GB/T 22800-2008《毛巾》中就对毛巾的脱毛率有详细要求。
检测流程
毛巾脱毛率检测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准备:
首先,由送检方提供待检测的毛巾样品,通常要求样品具有代表性,且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
样品需按照正常使用前处理方式清洗烘干,确保检测结果反映实际使用情况。
2. 测试前确认:
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详细记录和拍照存档,包括但不限于样品编号、颜色、规格、材质等信息。
确认检测标准,比如GB/T 22797-2009《毛巾类产品》等相关标准。
3. 脱毛率检测:
将毛巾样品放入专用的摩擦机中,模拟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摩擦情况。
设定规定的摩擦次数后,取出毛巾并收集脱落的纤维。
使用精确的电子天平称量脱落纤维的质量。
4. 数据计算与分析:
计算脱毛率,公式一般为:脱毛率(%)=(脱落纤维质量/毛巾样品原始质量)×100%。
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5. 出具报告:
根据检测结果,检测机构将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列明样品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并附上检测单位的CMA或CNAS等资质标志。
6. 结果反馈:
将完整的检测报告提交给送检方,作为产品质量评判的重要依据。
以上流程仅为一般性描述,具体操作可能因不同检测机构的具体规程和所采用的国家标准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