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
来源:忠科检测
忠科检测提供的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是指对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进行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查,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是指对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进行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查,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如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或净体积、生产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最佳食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营养成分表等。
2. 标签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如食品的配料、原产地、营养价值等信息应与实际情况相符,不得虚假标注或误导消费者。
3. 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强制性标准或者行业推荐标准。
4. 是否有违法添加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
通过标签合规性审核,可以有效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维护食品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目的
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审核,确保食品标签上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经销商名称地址、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营养成分表等。这些信息对消费者了解产品内容、正确选择和使用食品至关重要。
2. 遵守法律法规:各国和地区都有相应的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标签法规,例如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食品企业必须在标签上标注规定的信息,不得有误导或欺骗消费者的表述。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就是检查食品标签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 防止贸易纠纷:对于进出口食品,标签合规是顺利通关、避免因不符合进口国标签法规而导致的退货、罚款甚至销毁的重要保障。
4. 提升企业信誉:合规的食品标签能体现企业的诚信经营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重要手段。
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项目
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是一项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信息进行详细检查的项目,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主要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信息:产品名称、商标、生产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
2. 配料表:按照添加量递减顺序列出所有原料,且需注明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号)。
3. 营养标签:包括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4. 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最佳食用期限:要求清晰标注并易于识别。
5. 净含量或净重:必须标明,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6. 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SC或QS标识)、产地、贮存条件、执行的产品标准、质量等级等信息。
7. 如有特殊膳食用途、过敏源信息、转基因食品、有机食品等特殊声明,也需按相关规定准确标示。
8. 若涉及进口食品,还需提供进口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原产国(地区)等信息。
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对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防止误导消费,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流程
食品标签合规性审核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申请与提交资料:
企业向审核机构提出食品标签审核的申请,并提供相关产品信息和食品标签设计样稿,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者/经销商名称及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营养成分表(如适用)等。
2. 初步审查:
审核机构收到申请后,对提交的食品标签进行初步审查,检查标签内容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例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法规。
3. 详细审核:
对食品标签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核,比如配料表是否按递减顺序排列,是否有虚假或误导性的宣传,营养成分表计算是否准确,是否有过敏原警示等。
4. 合规评估: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性规定,对食品标签进行全面合规评估,确认其是否满足所有要求。
5. 反馈与修订:
若发现标签存在不合规之处,审核机构会出具书面反馈意见并指导企业进行修改。企业根据反馈进行标签调整后重新提交审核。
6. 复审与批准:
审核机构对修改后的食品标签再次进行审查,确认无误后,给予合规通过的意见或报告。
7. 跟踪与监督:
审核通过后,企业应按照合规的食品标签进行生产,审核机构有时也会进行后续的抽查或定期复审,以确保持续合规。
以上仅为一般流程概述,具体审核流程可能会因不同审核机构的操作规程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