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用ABS/AS检测
来源:忠科检测
忠科检测提供的食品接触用ABS/AS检测,食品接触用ABS/AS检测是指对用于制造或包装食品相关产品的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A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进行的食品安全性检测,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食品接触用ABS/AS检测是指对用于制造或包装食品相关产品的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A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进行的食品安全性检测。这类检测主要评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这些塑料材料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可能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否会迁移到食品中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具体检测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迁移量检测:检测在特定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下,ABS/AS材料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所有非挥发性物质总量。
2. 特定单体及添加剂迁移量检测:如丙烯腈、苯乙烯等单体以及塑化剂、抗氧化剂、染料等添加剂的迁移情况。
3. 重金属含量检测:例如铅、镉、汞、铬等有害重金属的析出量。
4. 毒理学测试:如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突变性、生殖毒性等。
各国对于食品接触材料都有严格的法规要求,如中国GB 4806系列标准、欧盟(EU) No 10/2011法规、美国FDA CFR 21章等,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才能上市使用。
检测目的
食品接触用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和AS(Acrylonitrile Styrene)材料的检测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安全性评估:确保ABS/AS材料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不会释放出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如塑化剂、重金属离子等,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2. 食品稳定性保护:检测材料是否会影响食品的质量,例如导致食品变色、变味或者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
3. 材料性能验证:检验ABS/AS材料在接触食品时的耐热性、耐寒性、抗老化性、抗变形性等性能,保证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维持稳定形态,不产生微小颗粒脱落污染食品。
4. 符合法规要求:各国和地区对食品接触材料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如中国GB 4806系列标准、欧盟(EU) No 10/2011等。通过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及标准要求,以便在市场上合法销售。
综上所述,食品接触用ABS/AS材料的检测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同时也能帮助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法规要求,维护企业信誉。
检测项目
食品接触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AS(丙烯腈-苯乙烯树脂)材料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安全性测试**:
- 总迁移量:模拟实际使用条件,测试从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的所有非挥发性物质总量。
- 特定迁移量:针对特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镉、铬等)、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酯类等进行定量分析。
- 有毒单体残留:如丙烯腈、苯乙烯等残留量。
2. **物理性能测试**:
- 硬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机械性能测试,确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受力而产生小分子物质迁移。
- 耐热性能、耐寒性能、耐水解性能等,考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 **卫生性能测试**:
- 微生物指标:检查产品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 洗净性能:评估材料是否易于清洗,防止食物残渣和细菌滋生。
4. **其他测试**:
- 耐老化测试:评估材料在长期使用或光照、高温等条件下性能变化及可能产生的化学物质迁移风险。
- 食品模拟物挑战测试:模拟极端条件下的使用情况,以检验材料的安全性。
以上各类检测需按照相关国家和地区标准执行,例如中国GB 4806系列标准、欧盟EU No.10/2011法规、美国FDA CFR 21 Part 170-189等相关规定。
检测流程
食品接触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检测流程一般如下:
1. 样品接收与确认:首先,由客户提供或抽取待检测的ABS/AS制品样本,检测机构进行登记、标识和确认。
2. 预处理: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清洗、干燥等预处理步骤,以确保检测结果不受杂质影响。
3.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测定其主要成分是否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标准,例如不得含有过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4. 迁移试验:模拟实际使用条件,检测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从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种类及含量,包括但不限于塑化剂、重金属、双酚A等。
5. 物理性能测试:检测材料的硬度、耐热性、抗冲击性等物理性能,保证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物理变化而影响食品安全。
6. 卫生性能测试:如微生物挑战测试,评估材料在接触食品时是否会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
7. 出具报告:根据各项检测数据和结果,对照国家或国际相关法规标准进行评价,并出具公正、客观、准确的检测报告。
8. 结果反馈与跟进:将检测报告及时反馈给客户,针对不合格项目提供相应的整改建议并跟进后续改进情况。
以上流程只是一个大致框架,具体检测内容和流程会依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用途的具体法规要求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