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耐人造光色牢度试验
来源:忠科检测
忠科检测提供的皮革耐人造光色牢度试验,皮革耐人造光色牢度试验,是一种检测皮革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人造光源照射后其颜色稳定性的测试,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皮革耐人造光色牢度试验,是一种检测皮革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人造光源照射后其颜色稳定性的测试。具体来说,就是模拟日常生活中皮革产品可能接触到的各类人造光源(如荧光灯、卤素灯等)的照射条件,通过设定一定的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射时间,观察并评估皮革在光照作用下颜色变化的程度,以确保皮革的颜色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稳定性,不会因为长期光照而发生明显褪色或变色现象,从而影响其外观品质和使用寿命。这项测试是皮革制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检测目的
皮革耐人造光色牢度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皮革材料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人造光源照射后,其颜色保持稳定的能力,即颜色耐光性。这种测试通常模拟日光或商店、家居等环境中的荧光灯照射条件,以预测和确保皮革产品在长期光照下颜色不会发生显著褪变、变色或色泽转移等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和使用寿命。这对于汽车内饰皮革、家具皮革、鞋类、皮包、服装等各类皮革制品的质量控制以及消费者使用体验来说至关重要。
检测项目
皮革耐人造光色牢度试验项目,主要是为了检测皮革材料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人造光源照射后颜色变化的程度,以评估其颜色稳定性。具体试验方法参照相关国际或国家标准进行,例如GB/T 1865-2009《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荧光紫外灯)》或者ISO 105-B02《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第B02部分:人造光》,不过这些标准可能需要根据皮革产品的特性进行适当调整。
试验步骤一般包括:
1. 样品准备:裁剪出规定尺寸的皮革样品,并记录初始颜色状态。
2. 试验设备设置: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人造光源设备(如氙灯老化试验箱或紫外荧光灯老化箱),模拟自然光中的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线等对皮革的影响。
3. 曝光试验:将皮革样品置于试验设备中,按照规定的光源强度、温度、湿度以及曝光时间进行照射。
4. 颜色评价:照射结束后,与未照射前的样品颜色进行对比,通过色差仪测量或目视评定,确定其颜色变化程度。
这个试验结果对于皮革制品,尤其是用于户外或者长期暴露在光照环境下的产品(如汽车内饰皮革、家具皮革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反映其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检测流程
皮革耐人造光色牢度试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准备:从待测皮革产品上切取一定规格的样品,通常需保证样品能够代表产品的整体颜色和质地。同时,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清洁、晾干等,确保其在测试前的状态一致。
2. 设定条件:根据相关标准(例如ISO 105-B02或AATCC TM16等)设置人工气候老化箱的条件,包括光源类型(如氙灯、荧光灯等)、光照强度、温度、湿度以及曝晒时间等参数。
3. 安装样品:将皮革样品按照规定的暴露方式(通常是平放或者特定角度放置)安装在人工气候老化箱内,使其受到均匀的人造光照射。
4. 试验过程:启动老化箱,样品在设定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人工光照曝晒。在此期间,可能需要定期观察并记录样品的颜色变化情况。
5. 评估结果:试验结束后,取出样品,对比曝晒前后的颜色变化,采用色差仪或其他专业设备测量颜色变化程度,并对照相关标准给出评级。评级通常分为多个等级,表示颜色的耐光性从优至劣。
6. 出具报告:基于实验数据和评级结果,检测机构会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其中包括样品信息、试验条件、结果分析及结论等内容。
以上就是皮革耐人造光色牢度试验的基本流程,具体的试验方法和评判标准可能会因应用行业和客户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