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碳同位素测试

忠科检测提供的稳定碳同位素测试,稳定碳同位素测试是一种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地质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考古学、生物地球化学、食品溯源等领域,出具具有CMA,CNAS资质报告。
稳定碳同位素测试
我们的服务 稳定碳同位素测试
稳定碳同位素测试是一种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地质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考古学、生物地球化学、食品溯源等领域。该测试是通过测定样品中不同碳同位素(主要为12C和13C)的相对含量,来获取有关样品来源、形成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信息。
具体来说,稳定碳同位素测试就是测量物质中13C/12C的原子比率,这个比率通常用δ13C表示。由于不同生物或地质过程中对12C和13C的吸收、利用或转化存在差异,因此,各类样品(如植物、动物、化石燃料、岩石矿物等)的δ13C值可以反映其生存环境、营养级、代谢类型、水源特性等诸多信息。

检测目的


稳定碳同位素测试的主要目的包括:
1. 环境科学研究:在环境科学中,稳定碳同位素测试被用来追踪和解析碳循环过程,例如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来源及转化机制,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2. 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分析生物体(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组织中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可以反映生物的光合途径(C3/C4植物)、食物链传递、生态位变化、古气候重建等信息。
3. 食品溯源与真伪鉴定:在食品科学领域,利用不同产地或生产方式产生的农产品具有不同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进行食品的地理来源、是否为有机产品等方面的鉴定。
4. 地质矿物学研究:对地质样品(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碳酸盐岩等)进行稳定碳同位素测试,有助于揭示地壳物质的形成演化过程、矿产资源的成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等。
5. 法医学应用:在某些情况下,稳定碳同位素分析也可应用于法医学中,用于确定人体组织样本的来源或者生活历史信息。

检测项目


稳定碳同位素测试是一种环境科学、地质学、生态学、考古学、地球化学、食品科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碳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如δ13C),以获取有关物质来源、代谢过程、生态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具体的测试项目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生物标志物研究:通过分析动植物组织、食物、化石燃料等样品中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探究生物的生活习性、食物链关系、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2. 食品溯源与真伪鉴定:比如对酒类、蜂蜜、橄榄油、乳制品等进行稳定碳同位素测试,可以确定其原料来源、生产方式和是否掺假。
3. 地质勘探与石油天然气资源研究:对沉积岩、矿物、石油、天然气等样品进行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有助于了解地层年代、油气生成演化过程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等。
4. 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利用古生物遗骸或沉积物中稳定的碳同位素记录,可以揭示过去的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变迁。
5. 环境污染物追踪:如对土壤、水体、大气颗粒物等环境介质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稳定碳同位素测试,有助于识别污染源、解析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检测流程


稳定碳同位素测试的流程一般如下:
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根据测试需求,采集合适的样品(如土壤、水体、植物、化石燃料、食品等)。
对样品进行烘干、研磨、过筛等预处理,确保样品均匀一致,无杂质干扰。
2. 提取与纯化:
提取样品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碳。例如,对于有机碳,可能需要酸解、吹扫捕集等步骤;对于无机碳,可能需要酸化处理以释放二氧化碳。
3. 转化成气体:
将提取出的碳转化为稳定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通过燃烧、酸化或者热解等方式。
4. 同位素比值测定:
利用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仪(GC-IRMS)或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稳定碳同位素(主要是13C/12C比值)进行精确测定。
5. 数据分析与报告出具:
根据仪器输出的数据,计算δ13C值(即样品中13C/12C比值相对于国际标准物质 Pee Dee Belemnite, PDB 的千分偏差)。
对测试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校正,分析其科学意义,并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
6. 结果解读与应用:
结合客户的具体需求,解读测试结果在地质年代学、生态学、环境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内的含义及应用价值。
以上流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具体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有所差异,但基本原理和步骤是类似的。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检测机构还会遵循严格的质控体系和标准化操作流程。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加热减量测定

加热减量测定

可燃性试验

可燃性试验

耐光性比较

耐光性比较

乳胶漆耐冻融性测定

乳胶漆耐冻融性测定